摘要:十年来,利率自律机制始终坚守初心,在深化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为确保改革平稳有序,防范金融风险,2013年9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利率自律机制)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正式成立,成为改革的重要配套机制。它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旨在确保利率管制放松、改革持续深化过程中,市场竞争秩序井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刚刚胜利召开,也恰逢利率自律机制成立十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十年之路,我们百感交集,心潮澎湃。这十年来,利率自律机制始终坚守初心,在深化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率自律机制履职是“六个必须坚持”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利率自律机制履职将“六个必须坚持”贯穿始终,经过艰苦卓绝的摸索实践,积累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特色的经验,构建了高质量的利率行业自律体系。

       坚持人民至上,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行业自律举措作用于银行,但最终影响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刻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实施严格的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坚决防止个别金融机构的“冒头”不合理定价行为扰乱市场,或通过“高息揽储”积累和掩盖风险,以此维护好存款定价秩序,守护老百姓的存款安全。推动银行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并组织开展利率知识科普行动,让老百姓清楚知道信贷价格形成逻辑,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坚持自信自立,切实服务好中央银行履职国际上看,不少经济体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特别是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这“关键最后一步”之后,由于缺乏相关配套制度,导致定价失序,滋生了巨大风险,最终使得改革出现反复。而我国利率自律机制以周密的制度安排做到未雨绸缪,确保改革的“最后一跃”平稳有序展开。概括来看,把坚持深化改革与健全行业自律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之间的关系,以此服务中央银行履职和改革大局,这是我们立足中国国情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自律协调管理机制,深刻体现了中国智慧和道路自信。

       坚持守正创新,发挥行业自律的组织优势守正,守的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根本原则。创新,指的是行业自律这一重要制度安排,根据市场主体的自律协调,形成合理均衡的利率定价区间。在此范围内,银行可充分自主定价。此外,赋予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存单发行资质、相关基准利率报价权等权利,构建激励和约束相容机制。通过上述务实高效的安排,将“守正创新”理念贯穿利率自律机制工作,服务于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传导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坚持问题导向。利率市场化改革亦是如此。2019年8月启动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构建了市场化的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即“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后续的着力点就是攻坚存款端的利率市场化。2022年4月,利率自律机制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LPR和国债收益率变动计算存款利率合意调整幅度,又在2023年引导银行坚持风险定价原则,参考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多措并举,兼顾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和银行保持合理利润,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坚持系统观念,形成自律工作全国一盘棋格局一方面,我们协同推进各地区、各类型银行的定价能力提升,既重视“重要的”“大型的”金融机构,也关注“普通的”“中型的”对象,更关注“小型的”“相对落后”的机构。例如,2018年,秘书处组织部分核心成员深入四川凉山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为当地机构开展定价培训,现场解疑释惑,形成较好反响。另一方面,我们善于从资产负债维度,系统地观察银行急难愁盼问题,如针对民营银行吸收一般性存款面临的限制,我们帮其开通线上同业存款主参与机构权限,为其统筹做好流动性管理提供电子化线上化便利。这也是我们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生动实践。

       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需高度关注国际、国内利率联动。面对LIBOR退出,我们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积极拥抱变化,以胸怀天下的姿态参与改革,按照借鉴国际共识与最佳实践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相关研究。邀请外资行就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实践作交流分享,形成存量合同基准切换的模板等。相关工作有效降低了国际基准利率切换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共振风险。


利率自律机制十年运行取得积极成效


       成立十年来,利率自律机制紧紧围绕职责定位,坚持资产和负债两端抓,金融市场业务和存贷款业务并举,基准培育和产品创新并重,全国和省级机制良性联动,履职取得积极成效。

       严抓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存款利率定价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部署,对定期、活期、协定、通知、协议、结构性等各类存款实施自律管理,先后形成多项行业自律倡议,持续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并将银行的落实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遏制银行因非理性揽储冲动出现“冒头”定价行为,确保中央银行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后市场定价秩序平稳。会同省级自律机制建立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存款的常态化监测机制,督促地方法人银行停办异地存款,回归服务当地的本源。

       服务LPR改革,认真履行LPR指定发布人和秘书处双重职能按月做好LPR报价的组织和发布工作,督促各报价行提高报价质量。将新发放贷款运用LPR情况和存量贷款基准利率转换进度纳入定价行为评估,推动银行建立与LPR挂钩的内部转移定价(FTP)机制。组织开展LPR培训,做好改革精神的解释宣传。实践表明,LPR改革已取得重要成效,银行内部定价和传导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这其中,利率自律机制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序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权威、有效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面。除LPR以外,利率自律机制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扎实开展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回购利率(DR)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培育。设置专门Shibor小组从事相关制度建设,考核报价,不断优化其形成机制。培育DR等基于回购市场生成的系列基准利率。2022年生成DR的交易基础日均超过2万亿元,在银行间回购市场中的占比接近40%。DR已经成为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松紧变化的“晴雨表”,在市场流动性观测和推动货币市场精细化定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发展市场化负债产品基准利率体系的培育离不开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作为载体。2013年12月和201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推出了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以下简称“两单”),并明确金融机构须成为利率自律机制成员才能开展“两单”业务。这既遵循了“先同业、后个人,先大额、后小额”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性规律,同时也为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增强财务硬约束提供了激励作用,市场对“两单”的认知日益加深。当前,同业存单已成为银行最重要的主动负债工具之一,这是金融行业瞄准市场需求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鲜活例证。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各种线上业态的储备和积淀成为助力我国迅速复工复产的重要原因。这其中,电子化运作的同业存单,以及其更一般性的形态——线上同业存款,成为金融机构之间“零接触”开展流动性管理、传导货币政策量价信号的利器。

       认真做好两项评估工作每年开展合格审慎评估,遴选自律机制成员。评估工作遵循自愿参与、同业自律和正向激励的原则。目前利率自律机制共有2055家成员,包括15家核心成员、1571家基础成员、469家观察成员。每季度开展定价行为评估,若金融机构在定价中存在不当竞争行为,或存款利率偏离度过高,就无法通过评估。这大大加强了自律管理的权威性,有效地引导了金融机构合理定价。

       多措并举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让贷款利率展示更透明更规范,让老百姓清楚地知道房贷利率如何形成,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有何不同等,同样是我们的重要工作。2019年,利率自律机制会议发出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的自律倡议,要求贷款必须明确在显著位置标明年化后的利率水平,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2023年以来,利率自律机制又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启动“利率知识科普专项行动”,指导有关银行形成宣传科普小册子并组织在全国范围的银行网点投放,疏通利率知识科普“最后一公里”。

       积极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为应对Libor退出,利率自律机制在人民银行指导下积极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配合人民银行制定了境内基准转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参与新基准利率设计运用、推进新签合约基准利率转换、探索存量合约基准转换方案等方面入手研究,推动相关银行尽早做好准备。参与起草《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发布存量Libor转换补充协议以及新签订美元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浮息贷款合同协议范本,深入开展芝加哥交易所SOFR期限利率协议签署合规性分析。2023年以来,为应对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导致的美元等外币存款竞争激烈、利率急剧抬升等问题,利率自律机制加强外币存款利率自律,帮助银行增强外币存款利率定价能力,合理管控各类币种负债成本,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深化与省级自律机制联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行业自律工作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特点,需要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为此,利率自律机制制定了《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并据此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相应组织。这些年来,全国性自律机制和省级自律机制不断加强沟通和协作,先后举办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培训、LPR改革专题培训,促进金融机构不断强化财务硬约束。加强各类政策的传达和宣介,促进银行及时、准确调整利率,反映中央银行调控意图。当前,已初步形成定价自律全国一盘棋格局。


利率自律未来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的关系这是涉及利率自律机制定位的重大问题。我们理解,行业自律是“第一道防线”,通过自律倡议和相应的市场化约束手段,率先防住有能力、有条件防住的不规范市场行为。无法通过自律管理来约束的,则可再往后交给部门规章、法规、法律等第二、第三、第四道防线。换言之,自律管理主要是为了填补纯市场行为与行政管制之间的空白。此外,自律机制也要充分发挥好贴近市场、柔性指导、微观精准等优势,形成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之间的纽带,做好参谋官,传递好声音,执行好政策。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与老百姓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关系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存款利率随市场利率变化是正常现象。在市场利率下行期,存款利率自然也会跟随降低。但同时也要看到,存款利率也事关老百姓金融资产保值增值。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存款利率有序下降的情况下,可通过推动政府债券柜台销售和交易等措施,为老百姓投资提供兼具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渠道,保护好老百姓的合理权益。

       防范风险与守正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扎根于为实体经济服务、适应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要搞的,但不能乱创新”“针对老百姓储蓄率高、投资渠道窄的问题,要发展大额存单、固定收益债券等金融产品”。这为我们开展利率自律机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严格整顿各类不规范的所谓存款“创新产品”,显著降低期限错配、利率倒挂、空转套利等风险,同时积极发展大额存单、同业存单、线上同业存款等市场,基于“开正门、堵偏门”原则为市场提供好服务。将来,仍要牢牢把握好两者关系。

       凝心聚力担使命,踔厉奋发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坚守初心,认真履职,服务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助力走好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不断开创利率自律机制工作新局面!


作者|张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秘书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