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河北农信保持高度政治站位,始终以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做优做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为目标,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决策链条短、政银关系密切等优势,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着重要的金融力量。衡水农商银行、曹妃甸农商银行、盐山信用联社等机构积极响应省联社号召,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支持春耕备耕、优化金融服务等措施,持续为“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输送金融“活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衡水农商银行:下沉服务重心,做实普惠金融

 ——河北省联社乡村振兴金融部      

       衡水农商银行把有温度、有情怀作为践行普惠金融、深耕“三农”的铺路石,通过党建引领、科技支撑、优化服务等多项举措,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到农村(社区),开展普惠金融民生服务,着力提升农村(社区)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

       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党建+金融夜校”活动。一是加强银政联动。为增强普惠金融宣传力度和广度,发挥银政联动作用,由支行党支部与乡政府、街道办主动对接,建立合作机制,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共同搭建“金融夜校大舞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防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和惠农政策讲解,让“金融夜校”真正成为农商行与老百姓的“连心桥”。例如:在彭杜乡吴杜村开展金融夜校过程中,为了让节目更贴近百姓,农商行工作人员把吴杜村的村风村貌、搬迁过程、乡村规划等照片做成PPT,在节目中展现,通过线上线下交互方式,让老百姓感受到美好乡村的变化,提升幸福感。二是深化银媒合作。为达到更好宣传效果,各宣传阵地党支部加强与衡水日报、衡水电视台深度合作,通过网络平台对“金融夜校大舞台”进行线上直播,扩大普惠金融知识宣传覆盖面;衡水电视台“直播衡水”栏目通过现场采访农商行党员代表、村委会干部、村民等让观众深入了解举办金融夜校的意义和成效,进一步增强公信力和影响力。例如:永安支行党支部与孔颖达社区党支部联合举办“云”金融夜校,线上观众达1.2万人次。三是丰富宣传内容。为了让广大居民对金融知识感兴趣、能听懂、会应用,各党支部将防范电信诈骗、反假币、征信等小知识以动漫、视频短片等形式呈现,增强趣味性;开展内训师培训,对讲解内容进行反复排练、完善,力争达到通俗易懂、声情并茂、简短有趣;通过有奖问答、识别假币、电子银行产品体验、互动游戏等环节,让广大群众既学到了金融知识,又增强了群众参与度。

       以科技为支撑,提升民生服务便利度。为全面满足广大农村(社区)群众金融服务需求,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的便利度,衡水农商银行不断提升业务办理的科技应用,密织服务网络。一是在社区及乡镇网点布放多台智能设备,其中智能现金柜台3台、智慧柜员机1台、智能叫号机38台、发卡机9台、社会保障卡制卡机4台,有效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二是积极对接地方政府、社保局、住建局等部门,加快三方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2021年以来,成功完成了第三代社保卡系统切换、住建局预售房资金监管系统改造、商超收银一体化、代收代缴燃气费、取暖费、物业费等系统上线等工程。并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在农村超市、农资店、卫生室等布设转账电话、POS机等电子机具,提供查询、转账、小额取现等基础金融服务,并借助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推广手机银行。三是利用河北农信“移动展业”设备,开展农信“e挎包”服务,开展便民普惠金融行动,组织员工到乡村农户、村民家中提供上门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上门服务2.3万余人次,现场开卡5000余张,为农民提供便捷助农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1.8万余人次,切实做到助农、惠农、便农,打通了农村(社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信贷支持为保障,提高普惠金融质效。一是结合“双基”共建整体授信工作,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家庭贷、农贷宝、复业贷等普惠型金融产品,对符合条件的现场办理贷款,发放预授信卡,节省客户时间。二是对辖内涉农市场主体、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主动利用自身产品优势解决其融资难、担保难问题,赢得了广大群众广泛赞誉。截至2021年末,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9.71亿元,较年初增长5.5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达64.06%;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4亿元,较年初增长1.38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418户,较年初增加94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17.19%,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2.4个百分点。三是加强与村(社区)“两委”合作,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创建活动。通过与村(社区)“两委”干部共同走村入户、采集信息、建档评级、集中授信等流程,评定信用户、信用村。截至2021年末,全行共评定信用村88个,信用户11667户,发放信用户贷款2660万元。四是严格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制,对全辖114户脱贫户进行逐一走访,了解信贷需求,做到应贷尽贷。截至2021年末,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7户,金额69.9万元,申贷获得率100%。

       普惠金融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个人、农户和城乡弱势群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保障。下一步,衡水农商银行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金融助力,切实担负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职责与使命。

作者  李春秋 崔峰)      

 

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两不误支持春耕备耕

—— 曹妃甸农商银行       

       为全力做好支持春耕备耕工作,确保春耕生产资金及时发放,曹妃甸农商银行在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大春耕备耕信贷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拓展信贷品种,疫情期间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及信贷资金需求。

       一、银农对接“早”部署,摸清春耕资金需求。该行利用双节契机组织员工深入乡村,摸排了解农户资金需求,建立完整的农户春耕资金需求台帐,借助实地调查、电话、微信沟通等形式,充分了解春耕备耕生产情况,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客户信贷需求,做到早动员、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优先安排春耕备耕信贷资金需求。截止2022年2月末,春耕备耕贷款余额1941万元,较年初增加29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73万元.

       二、调查审批“快”启动,确保放款不误农时。该行积极优化审批流程、实行限时审批制。突出“快批、快贷”的竞争优势,进一步简化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手续,增强时效性。修订了曹妃甸农商银行信贷业务审批管理办法,将20万元(含)以下小额贷款审批权限下放至办贷网点,同时增加办贷网点信用贷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链条,做到随到随审、即到即办、限时办结。借款人高某,今年承包稻地317.6亩左右,急需20万元用于购买化肥农药等物资,该行了解到情况后,信贷人员迅速开展调查,3天内为其发放20万元保证担保贷款,确保农业生产资金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三、主动让利“多”优惠,减轻农户生产负担。一是对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重新修订,结合贷款方式,按贷款种类平均下调执行利率100个BP,对优质客户最高下调235个BP。二是利用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根据客户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实行利率优惠,切实减轻客户信贷成本。2022年1-2月,通过利率优惠,为25户农户节约利息支出约10万元

       四、自助渠道“深”挖掘,提升春耕服务便利。为提升春耕服务便利,优化助农渠道建设,一是加强基础金融服务。该行下辖22个营业网点,安装布放ATM和存取款一体机63台、POS机145台,设立金融支农服务站67个,进一步拓宽现代金融服务渠道。二是拓宽服务方式。在抓好传统金融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拓展各类代收代付业务,开办“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措施,提升服务品质,方便农民足不出户办理小额存取款、消费、资金汇划等金融业务。

       五、定制专属产品,精准匹配春耕生产需要。为满足曹妃甸区农户及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该行推出了“助农信用贷”、“种养快贷”、“信易贷”等绿色信贷新产品,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生产经营所需的生产资金信用贷款,提供纯信用、低成本信贷资金支持。2022年前2月,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35万元。

       六、加强多方协作,凝聚春耕保障强大合力。该行与唐山市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签订了《金融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加强与党政及涉农部门的沟通协调,深入开展“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双基”共建信用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开发推广“整村授信”模式,2022年1-2月份,为“双基”共建信用户提供信贷资金325万元,助力春耕备耕工作的开展。

                               (作者 赵隽  张小会)      

 

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盐山农信联社      

       盐山联社坚守市场定位,紧紧围绕辖内农民、农业、农村发展主题,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截至3月末,各项贷款余额57.24亿元,较年初增加1.9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35.63亿元,普惠农户贷款12.43亿元。

       金融活水让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该联社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产业链条,将信贷资源和资金充分向“三农”倾斜,全面加强与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业务合作,保持金融活水源源不断供给,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同时为顺应信贷业务发展,针对民营企业“短、小、频、急”的信贷需求,定期梳理各项信贷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缩短决策链接,极大提高贷款的审批效率,有效支持农业、养殖业的发展。截至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22.96亿元,普惠小微企业12.1亿元。

       整村授信让乡村百姓持续向好。一是畅通银政互联,认真落实与县农业农村局签订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扎实开展整村授信,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举措,零距离、面对面地开展上门服务,逐村逐户采集信息为其授信,全面增强老百姓的金融服务获得感。截至3月末,“双基”共建客户贷款余额11.78亿元。

       优质服务让农村支付快捷高效一是加大自助设备、金融服务综合体等布放、配置力度,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3月末,共布放ATM机45台、助农服务点99个、POS机103台、移动展业25台,在偏远行政村搭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6家,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优化线上结算渠道,扩大手机银行增值服务功能,满足客户的日常结算、移动支付需求和各类应用场景,让客户足不出村即可惠享支付结算业务。

(作者   魏海兴 李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