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票据市场分析报告
河北银行 王 涛 路 欢
2023年是二十大后的第一年,也是票据新规落地执行的第一年,是新一代票据系统全面执行到位的第一年,今年秉承“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整体上宽信用、宽货币,而票据作为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在曲折中修复,经济重启在短期内带来了社交场景修复和积压需求释放,推动一季度经济超预期增长4.5%,但脉冲效应消退后,国内经济内生动能仍然不足,二季度修复动能明显放缓。上半年的票据市场行情真实反映了这一状况,1-6月票据转贴现利率整体呈前高后低、冲高回落的走势,尤其6月末,首次出现本年度零利率行情。
一、上半年我行业务开展情况
(一)承兑情况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我行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48.65亿元,其中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发生额为245.58亿元,占比为98.77%,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发生额为3.07亿元,占比1.23%。
截至2023年6月末,我行银行承兑汇票余额352.28亿元,其中大型企业121.23亿元,中型企业136.27亿元,小微型企业74.71亿元,其他20.07亿元。
(二)贴现情况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我行累计贴现量(直贴)67.12亿元,全部为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从地域上来看,累计贴现排行前三位的分别为邯郸、石家庄、唐山分行。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我行贴现余额62.07亿元,其中大型企业28亿元,中型企业17.18亿元,小微型企业16.29亿元。
贴现利率方面。2022年上半年我行直贴加权平均利率2.18%,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进行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我行不断加大票据服务制造业、绿色产业、科技等重点领域能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支持小微、民营优质企业发展,充分发挥票据贴现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三)转贴现业务量略有下降,规模向直贴倾斜
截至2023年6月末,我行票据转贴现余额23.03亿元,占全辖直转贴总量的27%,较年初下降7.0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4.3亿元。上半年,转贴现交易量140亿,其中买入业务76亿,卖出业务64亿,交易客户数107户。
上半年转贴现市场交投激烈,票据新规的落地实施,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导致票据利率波动加剧。另外,经济的曲折修复,尤其二季度以来,需求修复不及预期,叠加信贷供给节奏放缓,让票据利率的走势出现了更多不的不确定性,6月末的零利率行情更是出乎意料之外。结合市场的情况,我行票据规模向直贴业务倾斜,挖潜客户,直接让利企业。
二、上半年我行票据业务重点工作
(一)科技领航,新一代票据系统顺利运行
我行新一代票据系统于2022年12月17日正式上线,并在全行进行推广,上线至今,已为我省3万余企业提供了票据服务,共为河北省内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22004笔,金额165.95亿元。贴现直接融资业务1038笔,金额39.88亿元,且贴现融资利率远低于同期贷款水平。下一步,河北银行还将持续完善产品服务体验,助力企业搭建票据结算体系,同时设计票据产品组合服务方案,最大限度地促进票据流转,降低企业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提升供应链、产业链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和融资可得性。
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替代了之前两个系统(ECDS系统和CPES系统)的分割管理的状态,一方面继承和优化CPES系统功能规则,另一方面重构原来ECDS业务流程和习惯的功能规则,以创新思维导向和问题解决导向为亮点,面向全体市场参与主体和未来,搭建的一个统一处理票据全生命周期系统平台。新系统实现了票据等分化签发和拆包流转,引入企业信息报备、企业名称校验、票据账户主动管理等风险控制功能,实现对风险票据的有效管控,为票据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新一代票据系统特色功能不仅解决了企业用票的多项痛点问题,还从票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提升了企业用票体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应用深度及广度。
(二)回归本源,票据创新服务实体企业
我行充分发挥票据产品在企业汇兑、支付、结算、融资方面的灵活便利特点,依托核心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票据业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地支持,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如我行依托核心企业衡水老白干集团,通过老白干客户关系信息管理系统和与税务局对接的财务管理系统数据来验证衡水老白干集团与其下游经销商贸易背景真实性,以银行承兑汇票为载体为其下游经销商办理保兑仓业务,目前已累计支持下游经销商24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45亿元。
(三)票据新规落地,积极研究投研策略迎接挑战
随着今年1月1日票据新规的落地实施,票据市场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票据最长期限由一年缩短为半年,强化了票据的支付功能,一定程度弱化了融资功能,票据套利空间收窄。其次由于期限缩短,票据资产的周转速度加快,导致票据利率波动加剧,票据资产的供需矛盾更加严峻,票据利率受一级供给的影响因素将更加凸显。因此,我部门积极研究投研策略,每周定期召开周例会,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不断提高市场研判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积极开展拓客营销,储备交易对手,不断加强与同业沟通联系,取长补短,提升盈利能力,为我行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三、下半年票据市场展望及我行业务规划
(一)国内经济内生动力偏弱,下半年稳态修复仍可期
纵观2023年上半年,一季度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市场预期偏乐观,票据利率呈现波浪式上行趋势,且维持高位运行,个别时点突破同业存单利率,二季度经济回归到正常的增长逻辑,各项数据显示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票据利率进入下行通道,6月末,半年期国股跌至1.2%附近,创年内新低,1M期限票更是出现了年内首次0.01%的行情。这也反映出目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并不牢靠,企业部门投资和居民消费都在收缩,信贷投放面临较大压力,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
展望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在上半年冲高回落后,下半年有望在政策托举下边际增强。预期我国将在三季度推出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可能一定程度扭转当前国内经济下滑趋势,从而对经济形成托底和提振信心的作用。三季度稳增长政策工具大概率会落地,工业生产有望企稳修复,服务业生产动能有望边际增强,因此票据利率有望在9月份小幅冲高,四季度需关注经济数据能否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有一定起色,票据利率四季度不排除冲高回落的可能。
(二)用好再贴现工具,助企纾困渡难关
我行作为河北省属地方法人银行,一直积极配合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有序开展再贴现业务。对真正有资金需求的、国家重点支持的涉农、绿色、民营、小微四个投向的企业进行精准滴灌,努力践行普惠金融理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将优惠利率政策传导至实体企业。下半年,我行将继续落实央行对民营、绿色、高新技术等企业“精准滴灌”的政策要求,助力稳企业、保就业,利用再贴现工具,通过直贴再贴联动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向实体经济让利。
(三)风险方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第4号《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及我行《关于进一步明确对公授信业务基本规程及操作要求的规定》等内外部的文件,我部对《银行承兑汇票管理办法》、《河北银行代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管理办法》、《河北银行银行承兑汇票快填敞口业务操作细则(试行)》及相关流程进行了修订或废止,进一步梳理完善了涉及票据业务的制度机制、并同步对现有产品业务全流程、各关键环节风险点进行梳理,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并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加以落实,建立完善票据业务从制度机制到实际操作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