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票据业务运行分析报告

平安银行石家庄分行  刘婧璇

 

票据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媒介,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来源和金融机构间的流动性支持。2023年中国票据行业市场将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2023年中国票据市场将应用新技术,实现更稳定、更高效、更安全的交易。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票据市场交易不仅更高效,而且票据信用提高,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准确捕捉价格变化,实时监督各方的义务履行进度。

一、2023年上半年我行票据业务情况

(一)票据签发情况

截止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石家庄分行银承余额124.54亿元,较同期增长8.35亿元;上半年累计签发109.1亿元,较同期增长1.03亿元。从行业上来看主要以制造业、绿色能源为主。

(二)票据贴现情况

截止2023年6月末,我行直贴累计发生33.83亿元,其中商票贴现占比90%,同比直贴业务增长8.55亿元。转贴现方面,上半年转贴现累计发生额429.26亿元,较同期下降133.89亿元。

(三)票据业务情况分析

整体来看根据总行策略,发挥我行票据业务优势,从银承转为商票投放,一是我行银承贴现本身定价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以商票主动授信为契机,依靠承兑企业信用,提升我行商票使用范围。2023年上半年我行商票贴现总计30.5亿元,贴现企业遍布钢铁制造、绿色能源、军工企业等多个行业。

今年以来总行加强对央国企客户的营销战略,基于央国企的强信用模式,开展了多家央国企的商票业务,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石油、中铁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船舶等。此模式不仅为分行带来了新客户,同时此类客户的优质供应商可转化为我行直接授信客户,加深客户合作,做大基础客群,深耕重点行业。

二、票据市场政策变化

新一代票据系统以“一体化、智能化、专业化”为总体要求,以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支撑,通过全面提升票据信息透明度、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降低票据业务风险等手段,进一步提升票据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新一代票据系统最显著的变化是实现了票据的可拆分功能,支持出票人签发以标准金额票据组成的票据包,持票人在办理票据背书、贴现、保证、质押等业务时,可依实际业务需要,将持有票据包按实际支付金额分包流转使用。供应链上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按实际资金缺口拆分贴现所持有的票据,解决了供应链上支付结算特定场景上的需求,增强了票据在供应链金融场景运用的设计感。

新一代票据系统单独增加了票据附加信息面,作为票据正面的补充信息,记载票据相关信息、票据行为人详细信息、票据保证增信信息等。这使得持票人对背书人的信用、兑付情况和保贴额度有详细的了解,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提升票据流动性。

三、票据市场展望

目前政策多管齐下,有望推动信用环境修复: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三季度或将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容增新、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也将是可能的方向。各类产业政策料将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入手扩大需求,侧面抬升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意愿。地方债的发行或将在三季度提速,提振社会融资规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