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央行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稳健”,并启用了大规模逆回购,这种模式让央行对流动性的掌控更为精准。与此同时,在信贷之外,央行亦日益看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而直接融资和影子银行攻势发力,加上央行在2012年对利率市场化的再次推进,或将进一步蚕食银行的利差空间。此外,2012年在全国多地兴起的地方金改,或许也会如星星之火,进一步削弱现有银行势力。

  2013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又将如何定调?社会融资规模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又将上演怎样的博弈?在一系列金融变革之中,又蕴藏着怎样的机会?《每日经济新闻》将为您一一解读。

  2012年货币政策调控以 “稳健”为主基调,而实际上伴随着实体经济增速下滑的阴影,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感受到了实际上的“宽松”。在这一年中,不仅利率与准备金率有所放松,央行通过公开市场的调控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做法,也逐渐为市场所适应。

  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宏观政策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仅就货币政策来说,这已是连续第三年要求“稳健”,但其题中之义较往年又有不同。

  随着年末临近,对2012年的整体经济与金融运行成效已无太大悬念,但对2013年的展望,才刚刚开始。

   2012年货币调控屡出新意

  2012年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稳健总体思路已由年初的控物价、防通胀,逐步过渡到“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1年,在经过央行的三次加息,六次上调存准率和一次下调之后,2012年的货币政策显得更为“淡定”。

  2012年,央行先后两次下调存准率,并分别于6月8日和7月6日实施降息,同时在两次降息中均扩大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从2012年2月24日起,央行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向金融系统释放了约4000亿元资金。

  当时,1月份金融机构信贷增长仅7381亿元,远逊往年同期水平,并未出现以往年初集中放贷的现象,市场多认为是银行资金紧张,准备金率过高的原因。

  而央行第二次下调存准率,则更多体现出央行在“稳增长”政策下的决心。5月12日,央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但出人意料的是,央行随即于6月8日便开始降息并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两次调控动作之间间隔不到1个月,这样的调控频率并不常见。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央行紧接着在7月初再度降息。至此,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3.25%降至3.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6.31%调降至6.0%。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实际上,前两个季度的经济数据疲弱,且欧元区持续面临困境,对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多有拖累。央行两度降息除再次释放刺激经济的信号外,对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起到了一定直接的作用。

  2012年上半年,央行的调控较为集中,为下半年实体经济增长的回暖打下了基础。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接近底部并逐渐回升,制造业PMI数值也出现连续数月回升的势头。正因如此,央行下半年的货币放松显得较为谨慎,虽然自8月开始,市场一直预期降准降息,但央行迟迟未见行动,转而开展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央行报告显示,第三季度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约2.3万亿元。

    2013年融资结构或生变

  纵观2012年的金融活动,债券融资等非银行渠道的融资规模占比逐渐上升,央行按月公布社会融资规模的指导意义也越来越明显。月度信贷规模相对平稳的增长背后,是债券、信托贷款、票据融资的日益活跃。

  “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强调“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看,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可能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3年的货币政策放松有一定实施条件。

  首先,明年的通胀压力不会太大。国内的通胀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联系紧密,现在来看,明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需求影响不会大幅上涨。

  此外,内需不太景气,出口增速降低。目前,消费也仅是维持稳定,不算太高,投资则要靠政府支持。对宏观决策层来说,通胀的压力不大,稳定经济增长的压力或更大一些。

  中国银行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预计2013年央行货币政策将较2012年微松,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依次将是逆回购、汇率、准备金率和利率,利率、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2013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8.5万亿元;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社会融资总量约16万亿元。

  “逆回购是种阶段性的过渡。并且此次经济工作会议能否统领2013年全年的政策还有待观察,考虑到2013年的两会和政府换届及金融主管部门的领导更替,可能会有新的政策变化。”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

  据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预计,2013年央票有10340亿元到期,预计包括贸易顺差在内的国际资本流入2500亿美元,约合15000亿元,如公开市场逆回购保持平稳,基础货币总规模可达到2.5万亿规模,可支撑10万亿新增贷款投放。

  刘东亮认为,只要明年经济不出现加速下滑,降准或降息都无太大期望。央行通过逆回购维持资金面平衡的做法可能还不会改变。“考虑到外汇占款的减少,尽管信贷和外汇占款增长都不太给力,但因涉及到货币创造机制的改变,要改变货币创造机制并不简单。”他认为,如果政府不出新的刺激方案,融资总量可能还与2012年持平。关键是看融资结构,中长期融资占比是否上升。债券可能上升的空间还比较大,信托和其他的融资方式也值得关注。

  2013年银行不会有太大风险

  不过,债券市场是否能够在2013年发力成为缓解实体经济融资 “贵”的灵丹妙药,还需考虑整体经济的大环境。

  “2013年银行本身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可能坏账率会有上升,但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企业的信用风险,在债券市场可能会有更多表现。”刘东亮表示,2012年已出现过几次债券偿付的事件。由于宏观经济大的环境不会有强势复苏,企业的微观环境没有太大改变,其偿付能力受到影响,不仅使得信用风险影响到债券市场,也会影响到配置了信用债的银行和信托理财产品。

  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截至2012年11月末,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规模突破4.1万亿元,较2011年年底增加1.1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约8%,累计发行量达到8.1万亿元,年度发行量近2.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