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期间,河北金融监管局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结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统筹推进金融政策落实,在创新消费者权益宣传、稳定房地产市场、纾困小微企业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河北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化“3·15”教育宣传
筑牢金融消费者权益防护网
3月14日,在河北金融监管局指导下,正定金融监管支局在“联东U谷·正定科技总部港”举办了2025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进企业活动。河北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宗涛现场参加活动。活动通过非遗表演、游戏互动、有奖问答、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吸引企业员工沉浸式参与,帮助园区员工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学习金融知识,有效识别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防护网,活动得到现场参与员工的广泛认可。在此期间,全省130家金融监管支局分别在当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今年的宣传活动重点突出县域特色,结合地方实际,“一县一策”围绕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金融机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民办实事等亮点举措开展宣传,集中展示了各地打击非法金融中介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经验成果。同时,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非法中介活动等问题隐患,针对性进行风险提示,帮助群众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防范能力。
为做好金融消费者知识普及教育,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河北金融监管局统筹各方资源,同向发力,发挥监管“四级垂管”联动机制,宣传活动覆盖省、市、县、乡、村,持续优化助老助残服务、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金融服务、民生保障项目等常态化惠民举措,贴近一线,贴近群众,切实为消费者办实事、解难题。中国人寿河北省分公司在省内广泛建立金融消保驿站,拓展金融教育覆盖半径,把金融知识送到老百姓身边,打通了常态化教育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交通银行河北省分行打造特色“金融教育基地”,建设金融教育“三库”,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寓教于乐的形式,让金融消费者看得懂、学得会。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推出“春季护航”“夏季防诈”“秋季守护”“冬季平安”四季主题活动,将金融知识逐渐沁润消费者,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建设。
激活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护航“保交楼”民生工程
河北金融监管局全力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实施,当好政策“执行者”,推动“支持项目名单”推送“能快尽快”,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应满尽满”。
截至3月9日,已为1135个“白名单”项目授信1634.67亿元,为1081个项目放款1374.59亿元,助力项目复工运营,维护购房者权益,稳定市场信心,有效保障了住房交付和购房者权益。
为确保融资效率,各银行优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积极落实房地产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强化前中后台横向联合、加速审批,在放款模式、阶段性担保、保证金比例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建立“白名单”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协同会商、平行作业、现场作业,缩短审批时限,提高项目落地效率。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积极落实“能早尽早”原则,通过持续对接,积极与房地产项目公司协商,将贷款资金提前发放至项目资金监管账户,精准对接房企需求。
创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畅通经济“毛细血管”
小微企业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力量。河北金融监管局与省发改委、省委金融办、省数政局等部门密切协同、高效联动,组建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商业银行“三横三纵”矩阵式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专班,开启“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成立走访小组和“一对一”金融服务团队,深入园区、社区、乡村摸排需求,宣讲惠企助企产品及政策红利,实现广范围覆盖、深需求摸排。
自机制建立以来,全省共帮助383户小微企业解决各类问题440多项,涉及拟贷款金额9.92亿元。截至2月末,共计走访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主体352万户,累计授信金额5524.3亿元,累计放款金额4766.3亿元。各市积极建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小微企业首贷拓展提升行动,以“多、快、好、省”的标准,着力解决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问题。
金融惠民利民的道路上,河北金融监管局继续围绕“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目标,将政策落实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与精准服务,切实解决群众与企业“急难愁盼”,为全省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金融保障,为广大金融消费者创造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