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历史博物馆,见过自然博物馆,但你有见过粽子博物馆吗?在浙江嘉兴这个以粽子而闻名海内外的“粽子之城”就建有粽子博物馆。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是一个以反映嘉兴粽子历史与粽子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位于嘉兴市区月河历史街区小猪廊下,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嘉兴粽子文化主题博物馆。在这又是一年端午佳节临近之时,我走进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去了解关于粽子的历史以及端午的文化。

粽子是中国端午文化积淀最深厚、历史最悠久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美食文化的瑰宝。嘉兴是中国“粽子之乡”,粽子文化源远流长。(2017年5月拍摄于浙江嘉兴。)

嘉兴古称槜李,属吴越之地,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嘉禾之民种稻食米,同此演化的粽子文化底蕴深厚,嘉兴粽子仅两片箬叶,数把糯米,加上精心调制的馅料,以丝绳捆扎,或鼓鼓如枕,或玲珑如角。蒸煮间清香弥漫,诱人垂涎。

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位于市区月河历史街区小猪廊下(中基路180号)。以挖掘和展示嘉兴鲜明的特色历史文化,全面反映粽子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弘扬粽子文化,振兴传统产业,已成为嘉兴文化、休闲、旅游的一个特色景点。

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展览厅分为前言、粽子文化溯源、吴越文化与粽子、细说粽子文化、“粽子传人”的故事、真真老老品牌粽子的创新之路六大展区。

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重要的两项活动是“赛龙舟”和“裹粽子”,一般认为是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而在嘉兴一带过端午是为了纪念比屈原更早的伍子胥。相传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嘉兴屯军练兵,至今尚存许多遗迹。赛龙舟、祭伍相,是嘉兴端午习俗的“节眼”,早在南宋就有记载,明清时达到高潮。

在博物馆里除了端午与粽子的一些历史和文化外,最吸引我的就要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粽子。这是来自云南的竹筒粽,文山州的少数民族就做这样的粽子,算是粽子中比较另类的样式。

这是武汉卤藕肉粽,为湖北的特色粽子,“主角”是蔡甸的九孔藕和孝感的柳条米,这两种糊北土特产以粽叶为媒,共舞芬芳,香辣中透着一种缠绵。

这是广西粽,这个广西布依族的粽子特色显明,外形如同工艺品。粽子裹好后外侧还要扎上五彩绣花丝带,美观精巧独具少数民族风情。这粽子做这么好看,都舍不得吃了。

北京红枣粽,这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北京的粽子个头较大,除主要的糯米外,北京农村还流行大黄米粽,多以红枣为馅,食之黏韧有劲,还带竹叶清香。

苏州金鱼粽,粽如其名,将粽叶捆成一束,并修剪加工成鱼尾,整个粽子的形状就像一条鱼,活灵活现,展现了苏州美食的精致之美。

还有沈阳葡萄干粽、厦门烧肉粽、 广东裹蒸粽、潮汕双拼粽、武汉小角粽、河南粽、中山芦兜粽、内蒙古奶香粽、陕西蜂蜜粽等。看来全国各地的粽子文化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当然这里的主角是被称为“江南第一粽子大王”的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名,并成为中国的非遗项目。图上这款是创新嘉兴粽子“腐乳粽”,即好吃又养颜。

说起嘉兴粽子不得不提“五芳斋”这个名字。民国十年张锦泉开了首家“五芳斋粽子店”。数年后又有两个嘉兴人冯昌年、朱庆堂在同一弄里开了两家“五芳斋”粽子店,三店分别以荣记、合记、庆记为号,并在粽子的选料、工艺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使粽子技艺日趋成熟,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成为名扬江南的“粽子大王”。1956年,三家店合并为一家“嘉兴五芳斋粽子店”,并一直传承至今。

在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里,不仅可以看到粽子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物,了解嘉兴粽子文化的起源及传承脉络,更可以真实地感受粽子的制作过程。

千百年来,嘉禾之民种稻食米,讲究精耕细作、食不厌精。作为“嘉湖细点”典型代表的嘉兴粽子更是内外兼修。包粽子、吃粽子,留在每一个嘉兴人的儿时记忆中,小小粽子,亦是维系亲情、友情等人间真情的纽带。

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2016长三角新浪微博旅行家TOP3,新浪浙江年度自媒体。 2016搜狐旅游年度最具影响力作者。 2016今日头条年度旅游头条号。 2016腾讯年度旅游企鹅号。 2016网易浙江年度阅读量五强。 2016乐途旅游年度最具传播价值奖。 微博:@寒残一叶,微信公众号: hancanyiye,微信号:hcyy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