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是一个很淳朴的地方。淳朴到什么程度?卖茨实糕的老板会告诉你,周一到周五来最好,因为不用收门票;馄饨摊档主则指着某理发店说,这个店子拍照要收钱的,记得要偷拍;饭店薛姐则说,你晚上8点半之后来喝茶聊天,免费啊……最最可爱是我们所住客店的老板小邓,一路上不停给我们发短信:“千万要搭汽车站的车,别坐那些私人车,他们都是骗子”。然后亲自骑着自行车出来接人。

在西塘,能听到地道的江南小曲

在西塘,能听到地道的江南小曲

  “吴根越角”佳丽地

  和周庄乌镇比起来,西塘算是小镇。或许,因为它的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深碧色河流蜿蜒在黛瓦白墙间,27座小石桥横跨在9条河道上,其密集程度比起周庄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西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交界处,所以有“吴根越角”之称。

月下西塘

月下西塘

  和那些已经过度开发的小镇不同,这里还保留着原生态的生活。镇上的人们一早就蹲在小河边的水台上洗衣服,或拎着水桶在河边打水洗菜,或抱出案板切菜喂鹅。到了中午,便搬来桌子和椅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吃饭,或就着河水洗碗……闲暇时更有老伯坐在躺椅上,半眯着眼晒太阳、钓鱼。一条河,就这样和西塘人的日常生活融合无间。

    莫忘放河灯

  西塘河多,套句小学语文书中写景散文的经典句式就是:“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头立商铺,桥下小舟行,水中有倒影。”于是有很多摄影发烧友霸占了每座桥上的绝佳位置,拿着三脚架,扎起马步比耐力,在长枪短炮间,还夹杂了见缝插针的手机、卡片相机。

钱塘人家

钱塘人家

  如果你也觉得桥上无法拍照,那就去放河灯吧。河边的河灯铺子是五步一摊、六步一档,5元就能交易6个河灯,可以选不同款式,另附送一只小帆船。我住的客栈门前搁浅了许多河灯,所以能边躺着喝茶,边计算它们的持久度。因西塘河流平缓无波,一只河灯起码可以亮3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

游船以早上为佳

游船以早上为佳

  西塘与其他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所以放河灯这个节目可以说是风雨不改,阴晴皆放。其中北橱街安秀桥旁边的小店老板娘最是可亲,会帮你用纸圈把小帆船上的蜡烛围起来,小店同时卖布艺,皆是西塘内颇少见的品种。

    百年民居淡如画

  这里的民居多是依河而建,一般是低调的两层建筑,清一色黛瓦白墙。屋檐下,镂花窗皆朝河而开,门面都是小小的。时至今日仍有镇民居住其间,锅碗瓢盆一一阵列,彩电风扇空调并行,看得见女子于这螺蛳壳般小楼中,宛转自如打点日常,小家碧玉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深觉岁月幽深而静好。

  民居前多有长长的廊棚沿河而建,木结构的柱子,一色的鱼鳞黑瓦盖顶,是西塘最独特的标志,也是众多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便是烈日暴雨,也可游走不误。那种同一屋檐下的感觉,令人对日常琐屑更能包容,因为有了它的存在,大家都是彼此知根知底的邻舍。不禁叫人想起广州的骑楼,同样的历史悠长,却已经所剩无几,即便嶙峋残存,却已经无法碰触到居住其下的故人气息。

西塘石皮弄

西塘石皮弄

  西塘有100多条里弄深巷,超过百米的就有5条,最狭的仅半米。据说西塘最窄的是“石皮弄”,这小弄长不过68米,宽不到1米,整条弄的路面由166块条石铺就,条石厚仅3厘米,如石头的一层薄皮。走在石皮弄,左右两边的百年高墙会逼仄得像倒下似的,忍不住想到,万一有人在里面打劫,真是连转身逃跑都难啊! 

  我们参观的水扬楼,外表看起来是一栋很小的两层楼,进去便是个小花园,然后是堂厅。堂厅过去,左手是面河的书房兼棋室,隔壁则是个有月洞门的小花园。从棋室上去,就是卧室和书房,另一侧则是面向小庭院的小书房……负责讲解的当地人说,这个其实是他家,而这种水平在西塘只能算小康,因为他们只用得起榉木家具,而非红木!由此可见,西塘人的生活水平还是蛮高的。

  桨声下饭格外香

  西塘美食多,老品芳、钱塘人家、丁记、木锤糖、陆氏馄饨、老马粉蒸肉、森林茨实糕店、阿龙一口粽子等餐厅小吃摊儿遍地是。当地美食属于典型的江浙菜风格,味道偏甜,芡汁清透若琉璃,某些菜式的口味近似上海的浓油赤酱。最难得的是,这里的餐厅无论出品好坏,都很少在菜里下味精与鸡粉,淳朴自然。

西塘特色菜——肉饼蒸蟹

西塘特色菜——肉饼蒸蟹

  逢到饭市,便会有年老歌者来问你听不听江南小曲,也有拉二胡的阿伯问你听不听小调,10元便能听三首,声音清亮,即便隔着一丈河面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而唱歌的多是阿姨,手上拍打着梨花板,以越剧《白蛇传》最有味道。

  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西塘的餐厅多开在古色古香的民居里,一边是客人吃饭,一边是普通人家,完全没有一般旅游景点的造作感觉。

    雅致小吃随时令

  至于西塘小吃,品种约有十来种,绿豆汤、荷叶粉蒸肉、豆腐花、小馄饨、熏青豆、扎肉、一口粽、芡实糕、橘红糕……价格多在10元以内,多在水边有售。

  这里最出名的小吃是茨实糕,三五步便能看到一家有卖的。比这更多的是麦芽糖、毛豆和菱角。麦芽糖颜色很深,近似琥珀色,三支竹签子一绕便成一口的大小,咬下去能扯出长长的丝来。

午后家家户户都坐在门前剥毛豆

午后家家户户都坐在门前剥毛豆

  西塘是个遵循节气的地方,毛豆是春夏两季的特产,盛产时清一色女子操作,剥干净了炒青豆。在8月到10月间,则是绿菱和红菱角盛产的季节。菱角在西塘是比栗子更受欢迎的果子,用牙咬中间凹下去的部位即可掰开,轻轻一咬两端尖儿,粉白菱肉就被挤了出来。菱肉清淡微香,久嚼带甜。随处可见男人把一筐筐菱角抬出来,剥开再蒸熟,清气混合着满大街煮大头菜的甜香味,说不出的家常味道。

  西塘还盛产粽子,做法和湖州的差不多,糯米绵柔,料足,用箬叶和草绳捆扎。粽铺的老婆婆边看铺,边包粽子,馅儿压得实实的,末了一旋一勒一咬,宛然便是只玲珑香囊般的粽子。一口粽有七八种口味,如鲜肉、豆沙、猪油、赤豆等。

  到了安境桥头,就是“陆氏馄饨”。这里的馄饨皮薄得透光,撒开如金鱼尾,全用人手搓出。陆氏从爷爷一代已经开始卖馄饨,足有60多年了,连带着那副祖辈传下来的馄饨挑子都被摩挲出黄玉般的温润质感。挑子一边是4个小抽屉,放着馄饨、零钱、碗碟筷子,另一边挑着风炉子,上汤装在暖水壶里,口感类似云吞面汤底,口感属于清淡型。其实坐在桥头吃馄饨,味道不再重要,情韵已足够动人。

  在永宁桥头“烧香港”的牌子下,就是钱氏豆腐。豆腐花有咸、甜两味,咸的是淋上酱油,撒上紫菜和虾皮,喜欢的话还可以加上辣酱、榨菜等。

  交通Tips

  上海客运南站和上海客运站都有班车到嘉善,半小时一班;到达嘉善后,直接从汽车客运站坐K215或去西塘的班车;到达西塘后,走路进入西塘古镇区只需1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