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风,我家也不例外。在我很小的时候,记得爷爷的老屋里就有一个用相框镶好祖训家规,记得祖训为:“善为上、孝为先、勤为根、德为本”。家规为:“诚实、朴素、正直、勤奋”。前些年,在我当承德师专教授的六叔指导下,我续写了司氏家谱,并把这些祖训家规写进了族谱里。

我的爷爷是晚清时期的秀才,因为为人正直,和蔼友善,在民国初期被我们当地推举为甲长,明面上开个杂货铺子,背地里为共产党、八路军办事儿,在当时的洒河川属于赫赫有名的人物。我的父亲出生于民国十二年冬,当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由于家里人口多,想吃顿饱饭都是一种奢望。爷爷有五个儿子,我的父亲排行老五,在家里最小,爷爷又有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和老大家族观念,总想把几个儿子笼络在一起生活,当时一大家子就有2几十口人,所以爷爷勤俭持家,经常会购置些土地和牲畜等,几十口子的大家庭才能勉强度日,后来不得不各自分了家,五个儿子各自单独挑起家庭的重担。但祖训家规,家家必须悬挂,人人必须牢记,不能忘本。

父亲就是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度过了悲惨的童年,年少时被爷爷送去念过一点私塾,后又边放牛边和我的曾祖,也就是父亲的爷爷学过一些文化,当时相当于初小文化,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因为爷爷是当地的甲长,也是当时潵河川一带的知名人士,还开着一间杂货铺子,就安排父亲做个卖货郎,后来因为给八路军送信儿被抓进锦州满洲国监狱长达3年之久,在满洲国监狱里和一些被抓的共产党又学习了一些文化,虽然父亲遭了很多罪,但没有忘本。出狱后一直在兴隆县银行工作至离休。他是兴隆县唯一经历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家的老银行家。我的父亲曾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兴隆县支行,分别做过农金股股长、信贷股股长、信用合作股股长等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凭着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所在股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年年被评为优秀。

父亲在青少年时就养成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任劳任怨的优良品德和良好家风,一直影响着我,造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并陪伴我成长。我在1987年进入到兴隆县农村信用社工作,三十七年来,是他吃苦耐劳的传统品德、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鼓舞了我,是他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家风一直感染着我,同时也造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刚正不阿的性格和钢铁一般的脊梁,使我从兴隆农信一个小小的职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网点负责人。

记得我上班之初,父亲就一直告诫我,农村信用社是个管钱的单位,钱很多,但再多的钱那是国家的财产,决不能有丝毫的私心杂念,决不能贪占国家和集体的一分钱,一定要恪尽职守,坚守底线,做事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素养。

在父亲的感染下,我经过三年出纳夯基础,八年会计立标杆,十几年基层网点负责人树典型,为兴隆农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曾因会计工作成绩突出,1997年被兴隆县共青团委和县人行联合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于2000年被破格提拔到基层网点主任岗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市县级优秀通讯员。2011年带领员工创下白马川信用社不良率由年初的5.8%降到0.7% 的历史最好水平,以综合得分125分荣获经营指标全县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完成质的突破。都说十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后的2021年年末带领大水泉信用社全体员工又一次创造了全县经营指标综合排名第一的奇迹,再一次拿到了第一的奖牌,使农信业务发展再次得到质的飞跃式提升。

病马也知嘶枥晚,不用扬鞭自奋蹄。2022年10月由于年龄关系,从基层信用社主任岗位上卸任下来,但我卸任不卸劲,继续勇挑重担,在清收大队做起了一名勤劳的清收队员,去年累计清收核销置换贷款近百万元,为农信事业的发展再次发光发热。充分体现了我们这一代农信人,“两鬓斑白终不悔,老骥伏枥柱擎天”的顽强气节。

优良的祖训激励着我,文明的家风感染着我,我要做一名永不停歇的火炬手,在不断传承兴隆农信事业背包精神的同时,我也要把祖训家规和良好的家风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