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岁月也许会改变容颜,白了黑发,好的家风却会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
解锁忠诚密码,涵养爱党家庭。我的爷爷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他年轻时就入伍,也在部队里加入党,可以说爷爷的整个青春都在部队度过。退伍后,爷爷回到家乡参与建设工作。那是个物资贫乏的时代,家里四口人还有老人要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他还常接济以前的老战友、老乡,在得知老乡生病后还自掏腰包垫付了医药费,奶奶常抱怨“他一个当干部的,日子过得还不如其他一般家庭”。爷爷总说“我既然受了党恩,就得知恩图报”。他用对党的绝对忠诚,效忠祖国;他用对人民的无限热忱,服务群众,真正诠释了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党员担当。
解锁奉献密码,涵养敬业家庭。18岁父亲就入伍当兵,回乡参与工作后,父亲成为了一名警察,他始终坚守为民情怀,用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真情拉近与每一名群众的距离,一次次巡逻、走访、调解、破案,见证着他在“责任田”里的耕耘,饱含着他对群众的浓浓深情。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是父亲单位打来的,听起来很紧急。他立刻穿上外套,匆匆忙忙地出了门,没有留下一句话。我知道,他又要去执行任务了。直到第二天早上,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到家,我知道他一定又是一夜未眠。30多年间,群众对他的称呼逐渐从“小贾”变成了“老贾”,工作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也让我对父亲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话语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诠释。
解锁担当密码,涵养奋斗家庭。受家风影响,我参加工作后便申请入党,并且选择到基层营业网点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工作中的琐事、应接不暇的客户需求,我的满腔热情遇到了冰冷现实,但这时脑中总能浮现出爷爷和父亲的身影,与他们相比我现在的困难不值一提。良好的家风激励着我,拿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态度,暗下“功成有我、舍我其谁”的决心,一手抓理论学文件,一手学经验强业务,很快原本杂乱无章的工作变得顺手起来,面对客户的各项需求,我也由原本的慌乱无措变得游刃有余。我时常感慨,生逢盛世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奋斗,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奉献青春力量,交出一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