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率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指挥棒”,本期,成方君将带大家了解什么是政策利率,看一看政策利率究竟是如何传导的。
![]()
政策利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核心工具之一,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走势,从而影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经济活动,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策利率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24年7月,人民银行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即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资金的价格)为主要政策利率,进一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完善了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
![]()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将政策利率的价格信号传导至金融体系,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存贷款利率,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发挥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
图:政策利率传导过程
我们可以从经济学一般原理的角度,分析政策利率调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如,对居民消费来说,如果利率降低,居民存款收益变少、贷款成本下降,大家就更愿意把存款取出来,或者向商业银行借钱来增加消费支出;如果利率升高,存款收益增加、贷款负担加重,大家就会倾向于多存钱、少借钱,减少开支。
对企业投资来说,利率就是借贷成本。从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或者在金融市场上发债的利率低了,企业借钱更便宜,投资项目的回报相对更高,就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反之,则会延缓或减少企业投资。
从进出口来说,国内利率下降,一般会增加投资和消费,导致进口增加。同时,本外币利差变化还可能影响跨境资本流动,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以上都是理论层面的讨论,现实中政策利率的传导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相对复杂得多。利率调控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民银行会根据经济规律和发展需要,适时适度地通过调节政策利率,传导价格信号,引导市场利率,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