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原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重拳整治信用卡市场的各种乱象,并对信用卡管理、营销、授信等多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该通知中规定了为期2年的过渡期,也就是说该信用卡使用新规将在2024年7月进入正式全面实施阶段。那么,该新规的实施对于银行以及持卡人来说,会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一、保护消费者权益
禁止强制分期和乱收费:新规将严格规范信用卡的营销行为,禁止银行强制消费者分期还款,取消诱人的分期返现活动,以降低消费者的利息负担。这将有助于消费者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保护其经济利益。
规范催收方式:新规要求银行必须严格遵守合法催收,不得再通过外包机构来进行,而是要通过自建的渠道来进行催收工作。这既能保证催收过程的正规和合法,也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和权益。
二、规范信用卡市场
加强资信审查:新规要求银行加强对客户资信状况、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的审查评估,这有助于防止不良信贷行为的发生,降低信用卡逾期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2022年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率高达1.16%,新规的实施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
取消单一考核指标:新规取消了以发卡量为唯一考核指标的做法,这有助于银行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提高信用卡业务的整体水平。
三、降低持卡人资金使用成本
优化利率和费用:新规可能将优化信用卡的利率和费用结构,使持卡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合理的资金使用成本。这包括降低信用卡的透支利率、年费、取现手续费等费用。
提高透明度:银行将通过自营平台向客户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违约金标准,以及免息还款期、最低还款额等重要信息。这将使持卡人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信用卡账户状况,做出更明智的还款决策。
四、提高持卡人还款压力(双刃剑)
明确还款责任:新规要求持卡人按照约定的还款方式和期限及时还款,否则将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这将使持卡人更加明确自己的还款责任,增强还款意识。
加强逾期管理:当持卡人发生逾期后,银行必须至少采用电话或短信等方式提醒还款,并明确告知逾期可能导致的后果及补救措施。这有助于持卡人及时纠正逾期行为,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提高持卡人还款压力并非新规的主要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加强管理和规范市场行为来降低逾期率,促进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应更加理性、谨慎,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和还款计划。
五、新规带来的变化及对持卡人产生的影响
1、违约金取代滞纳金:信用卡新规实施后,逾期所产生的滞纳金会被违约金取代,虽说两者收费标准都是按低于最低还款未还部分的5%收取,但是违约金将杜绝利滚利的情况出现。
2、信用卡量刑标准提高:信用卡逾期不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恶意透支信用卡,将构成信用卡诈骗。根据新规信用卡逾期将这个量刑标准从以前的1万元提高到5万元。
3、最低还款额或低于10%:信用卡新规后,银行最低还款额不一定就是10%了,具体多少这个由银行自己决定。目前有大多数银行仍将最低还款额定位10%,也有5%的,甚至更低。
4、透支利率设定上下限:以往的信用卡超过免息期都是按万分之五的日利率计息的,而新规则对透支利率设定上下限,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普遍在0.035%—0.05%区间。
5、免息期或超60天:以前的信用卡免息期最短20天,最长不超过56天,但是新规实施后,有的银行免息期最长可达60天,相当于两个月都能免费用卡,这对持卡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6、信用卡取现计入最低还款额:以前信用卡取现并不要求一次性还清,而新规规定当月取现金额会进入本月账单最低还款额度,必须一次性还清,否则就会逾期。这样会加大了持卡人的还款压力,从而让持卡人更加慎重取现。
六、新规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多精细化管理要求
1、规范信用卡息费收取:银行要以明显方式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并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客户息费负担。不得诱导过度使用分期增加客户息费。
2、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必须严格落实客户数据安全管理,通过本行自营渠道采集客户信息。必须严格规范催收行为,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第三人催收。
3、转变粗放发展模式:不得以发卡量、客户数量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长期睡眠卡率超过2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
4、规范外部合作行为管理:不得通过合作机构控制的互联网平台开展信用卡核心业务环节,通过单一合作机构实现的信用卡发卡量和授信余额应当符合集中度指标限制。
5、进一步推动信用卡线上服务便利化:通过试点方式探索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等模式创新,丰富信用卡服务功能和产品供给。
信用卡新规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信用卡市场、降低持卡人资金使用成本以及提高持卡人还款压力等方面。这些变化旨在促进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